人民解放军: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 积极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发布日期:2022-06-08浏览次数:5312

近年来,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低碳风”正吹进绿色军营。广大官兵自觉践行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军营,持续维护驻训地生态环境,支援和参加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为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我军新能源建设应用有哪些新成果?建设绿色低碳军营有哪些新亮点?请看军委机关有关业务部门的权威解读,以及来自基层部队的一线调查。

近年来,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十三五”期间,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能源局借鉴有关新能源建设项目经验,在这里建成了全军首个基地化风光柴储新能源微电网国家能源示范工程项目,解决了基地和驻训部队用能难题。

示范项目建成后,基地电力有了“多重保险”——新能源主力供电,市电辅助,储能电站、油机发电作为“补充用能”使用。

当新能源遇见演兵场,大漠“风光”无限。蓝天白云下,无垠大漠上,数台风机与成片太阳能发电板遥相呼应。

“每台风机,运转1小时产生3200度电,可减少排放2.7吨二氧化碳。”该基地保障部部长季旭东说,新能源发电系统,有效提高了基地自我供电保障能力。

据悉,该基地还采用了清洁供暖方式,供暖系统运维工作量大幅减少。“自从用上了清洁能源取暖,官兵冬季驻训,营地供暖条件有了质的飞跃。”营房维修班班长胡辉说,以往暖气总是热度不够,加之燃煤烧锅炉,开窗就是一层灰。

该基地新能源项目,是全军首次探索创新“国家政策支持、军企分摊投资、企业建设运营、部队购买服务”的新型建设管理模式

在政策支持上,该项目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方式运营,除优先保障基地自用外,其余电量足额并入当地市政电网

在建设模式上,该项目采取军地联建模式,部队提出需求、获取优惠供能。项目从建设到运营,所有工程全部由企业承担建设,建成后整体委托企业运营,减轻部队建设和维护管理压力,让部队腾出更多精力投入练兵备战

加快构建军事能源保障新格局

——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军队开展新能源建设应用的重要意义。

答:军队开展新能源建设应用,是贯彻落实习主席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部队备战打仗能源支撑的有力抓手,是有效解决边防部队用能难题的具体实践。全军各大单位坚决落实中央军委决策指示,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努力提升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行动自觉,积极探索方法路子,坚持高起点筹划、高标准落实、高效率实施,确保新能源建设有序推进。

问:请介绍一下我军在新能源应用上取得哪些成果。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部队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统筹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发展,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在军事领域应用,加快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军事能源体系,在破解备战打仗能源保障瓶颈问题上取得积极成效。

针对困扰高原、海岛边防部队官兵的“用电难”问题,军委后勤保障部立足统筹军事能源建设发展的新职责、新使命,与国家能源局协力,结合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新能源推广应用,先后为500余个边海防部队连通国家大电网,在一些不具备通电条件的高原高寒和远海岛礁部队,建设可独立供电的风光柴储新能源微电网,为部队提供多样化的用能保障,彻底改变了单纯依靠柴油发电机的供电模式。通过建设,高原海岛边防连队、哨所逐步实现全天候可靠用电,困扰官兵多年的炊事、取暖、洗澡、抽水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极大改善了艰苦地区部队战备生活保障条件。

针对战时部队能源保障手段单一,安全性、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我们围绕提高重要设施战时能源持续保障能力,开展多能互补能源示范试点建设。同时,结合驻地能源资源优势,在部队营区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地源热泵等先进能源技术,实施清洁能源供暖改造,推进军队能源转型发展,为建设绿色低碳军营、提高部队能源保障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效能提供支撑

400-618-5015
全国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官方微信
商务平台Android版
商务平台IOS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