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5年“热泵+”供暖面积新增2900万平方米

发布日期:2023-07-12浏览次数:4033

      近日,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扩大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

  文件提出,加强新建和改(扩)建供暖项目可再生能源应用审查,确保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强可再生能源调峰热源建设,鼓励用户侧改扩建供暖系统应用再生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到2025年,全市新增供热系统绿色改造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新增浅层地源热泵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到2025年,全市新增再生水源热泵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到2025年,全市新增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到2025年,全市新增空气源热泵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

推进浅层地源热泵暖民工程

  积极推动新建区域、新建建筑应用浅层地源热泵供暖。大力支持浅层地源热泵在新建重点功能区和新型城镇建设中的应用,鼓励适宜村镇煤改热泵供暖,鼓励设施农业应用浅层地源热泵供暖,支持浅层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光热、蓄热多能互补应用。到2025年,全市新增浅层地源热泵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

推进再生水源热泵暖民工程

  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合理利用污水资源,距离再生水厂5公里范围内的建筑优先利用再生水源热泵供暖,重点推进通州碧水厂、东升科技园二期等再生水源热泵项目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加强既有建筑、既有供热设施存量替代,试点大红门地区博物馆群及配套服务区污水源热泵供暖、小红门再生水源热泵与市政热网耦合供暖示范项目。到2025年,全市新增再生水源热泵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

推进中深层地热能暖民工程  

  按照取热不耗水、完全同层回灌的原则,开展城市副中心、朝阳区、昌平区和延庆区等深层地热供暖示范区建设,推动东南城区、良乡、小汤山、双桥、京西北和凤河营等地热田向供暖转型,实现深层地热资源用途优化整合。稳妥有序推进中深层井下换热技术示范应用,加快推动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中深层井下换热等示范项目建设。推动西集地热开发利用长输供热工程和大兴采育地热集中供暖示范项目前期工作。到2025年,全市新增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

推进空气源热泵暖民工程

  持续推动空气源热泵在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项目中应用。鼓励在特色小镇等城镇地区因地制宜利用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支持城市更新项目利用空气源热泵供暖。到2025年,全市新增空气源热泵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

400-618-5015
全国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官方微信
商务平台Android版
商务平台IOS版